top of page
  • qianaudiary

我喜欢澳洲阿德人的六大特质- 中澳比较之人物篇

Updated: Sep 6, 2020




“文化就像这些五颜六色的树叶。恰恰是我们的差异丰富了这个世界,让它变成了一个多彩而有趣的地方。”


七年前,作为一名留学生的我初到阿德莱德。它是我到过的第一个国外城市,而现在的它则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当我还是一名学生时,曾在南澳大学和南澳教育推广署StudyAdelaide分别担任U-buddy(学生服务助理)和国际学生大使的工作。同时,我还教人们学习汉语。毕业后的我在高等教育行业已工作三年有余。我热衷于通过分享自己的个人经历来帮助和激励其它的国际学生,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国家间的文化使者以消除不必要的误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重点聊聊可爱的阿德莱德人。我的观点大多来自个人的亲身经历以及我曾采访过的很多中国留学生。阿德莱德人的六大魅力是:


  • 热情友好

  • 善于表达

  • 直率

  • 终身学习者

  • 休闲随意的衣着

  • 户外爱好者



热情友好




▲ 南澳教育推广署StudyAdelaide成立20周年晚宴上,与StudyAdelaide有爱大家庭的合影



“他们难道是在跟我说话?”


初来阿德时的我很疑惑。


一段时间后我才渐渐习惯,并也开始入乡随俗。今年23岁,正在攻读会计硕士学位的一个女生与我分享了她类似的感受。她说:“我喜欢这种人与人间的互动。我经常遇到一些陌生人在大街上跟我友善的打招呼,或者在坐公交车时司机向我亲切的问好。这让我感到自己在这里是受欢迎的。”


同时,阿德人还不吝惜表达对他人的赞美。很多时候甚至来自一些陌生人,比如:“我好喜欢你的这条裙子!”“你的笑容真明媚”。温暖的话语,让我如沐春风。观察力也随之变得敏锐起来,能迅速捕捉到人们身上的一些微小而美好的地方。当看到他们因我的称赞笑靥如花时,我的内心也随之幸福的跳跃歌唱。


另一名21岁刚毕业的护理专业本科生告诉我:“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巴克山(Mt Barker),因为我曾在那里实习。医院里的人都很友好,我还收到了人生中第一封来自病人的感谢信。”


那么,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呢?一阵资料查阅及好友咨询后,我总结出了以下两个原因:


  •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孤立的岛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距甚远,而且地广人稀。这无形中让此国孕育出了一种特别的社区文化:合作而包容。


  • 该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较早的定居者为了能摆脱自己国家严格的等级制度,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以寻求一个全新的开始。另外,当地人早已习惯了这种文化大熔炉的感觉。他们喜欢探索新颖而有趣的人,美食和娱乐活动。



▲ 和同事们在圣诞派对上的合照。



善于表达



▲ 作为代表出席澳中新兴领导人峰会



我在学习期间,对在课堂讨论中口齿伶俐且自信的当地同学印象深刻。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差异:在这边,打断一个人的发言似乎很正常。而在中国,这则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太礼貌的行为。因此,很多时候我一直处于等待状态,但等到最后我发现自己往往没机会发言了,因为讨论时间到。于是,好心人送来温馨提示,我需要主动出击,而不是等到被问到时才开口说。


这里并没有太多的等级高低。每个人都有平等参与到对话中的权利。因此,打岔在这边并不总会被认为是粗鲁的。相反,人们会认为这是一种对话题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的表现。我开始慢慢改变。6年后的我,终于可以在讨论中自如表达自己的见解了。如果你看到这里也有所共鸣的话,请记住:


别担心,放松。像婴儿学步一样,慢慢来。我可是用了6年的时间啊。所以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也一定会看到自己的华丽转变的!:)



▲ 开学周作为主持人向新生介绍澳大利亚基本礼仪



当地人还喜欢将对彼此的情感(例如,爱和感激)直接表达出来。划重点时间到!他们的三个黄金高频词是:“谢谢”,“请”和“对不起”。而在中国,我们则更倾向于把爱和感激埋在心底。


如果我们把谢谢挂在口边,我们的朋友很可能就会觉得我们太见外,没有将他们视为密友。因此,如果你是初来乍到,请记得频繁使用以上词汇哦。否则,当地人很可能会认为你不太有礼貌。了解文化差异真的很重要。


善于表达还体现在他们的肢体语言里。你会发现,澳洲人说话时肢体语言特别丰富(手舞足蹈加眉飞色舞)。朋友见面,拥抱很常见。记得去的第一家餐厅,我当时和一个服务员聊得很投机。临走前,她上前拥抱我不说,还亲了下我的脸颊。我当时就愣住了,因为我在中国还完全没有过这种经历。中国一直都是推崇含蓄美。相信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从来都没有拥抱或亲吻过自己的父母/朋友,更不用说是陌生人了。我们觉得用身体接触来表达情感很别扭。这一点在我们的运动中也可以明显看到。我们一般更喜欢选择有较少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例如羽毛球和乒乓球。


这又是为什么呢?同样有两点原因。


1. 与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礼仪,“礼”密不可分。例如,不能无缘无故地触摸他人的身体,尤其男女之间,授受不亲。不过,我们也有自己互相致敬的方式。例如拱手礼或握手。


2. 我们更倾向于通过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而不是用话语或肢体语言。例如,当我们用餐时,我们会主动为家人或朋友夹菜。


但是,可能是我的天性使然,我开始喜欢这种拥抱的方式。因为从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中,我能更直接的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传递,觉得两个人的距离被无形中神奇的拉近了。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一件事心情低落,我的一个朋友说:“我想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紧接着她就走上前,抱了抱我。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我却觉得内心被爱瞬间融化。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不是孤单的一个人,身边原来还有很多人愿意帮助我,陪我一起渡过难关。



直率


信息的意义通过语言可以表达得很清楚,不需要依赖环境去推测的国家,被称作是低语境国家,如澳大利亚。而中国作为一个高语境国家,我们则更需要从上下文中努力去猜测人们的真实意图。我更喜欢前者的直率,因为我天生不擅长猜测。而且我认为它很容易造成误会的产生,因为每个人对一件事物的理解可能都会有所不同。在我看来,最好的沟通是直接让对方知道你的意思或想法。


两年前,当我的房东兼朋友告诉我我做的一件事让她很失落时,我一开始觉得特别不舒服。但后来,却又很庆幸她的行为。因为如果她不说,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她为何对我不满。所以我认为,在保持尊重的前提下,直接说出你的想法更有助于关系的持久。


▲ 朋友/房东为我安排的意外生日午餐:)



我们为何如此不同呢?


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重视集体主义,而澳大利亚人则更偏向于个人主义。在中国,不直接把话说白能防止丢面子,从而让关系和谐。在我们看来,如果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很多人会觉得在面子上过不去。因此,在中国,谈话的责任方是倾听者,他需要通过各种姿势,表情和语气从说话者那里参透出其真正的含义。但在澳洲,发言者才是主角,他需要让听众能理解他所传达的信息。因此,“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是这里的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所以,温馨小贴士时间:在澳洲做演讲时,强烈建议你准备要点,理由,举例,要点重申,以使每个人都能清楚明白你要表达的信息。这种集体主义从日常的叙述和解释方式中也能明显看到。比如,在自我介绍时,中国人总是先介绍头衔,再介绍姓名。而澳洲人则相反,先名字,后头衔。


终身学习


我在大学曾遇到过一对老夫妇。起初我以为他们是教授,但聊天后才得知他们其实和我一样,刚开始他们的大学时光。他们都已退休,但因为一直想学习这个专业,所以又重回校园。这让我很感叹,因为如果在中国,这个年龄的人大多应该都在照顾他们的孙子、孙女儿吧。


休闲随意的衣着


穿着人字拖,在大街上休闲游走,是这边的一道独特风景线。那他们在家呢?光脚,即使在他们的后院中也依然如此。我觉得这样做很好,因为特别亲近自然,你能够感知到地球内部的能量。只不过,对于我而言,还需要时间去习惯:)



户外爱好者




我的改变


在中国,我被各种友情提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否则你可能会被骗。但在这里,我却角色反转,成为了主动去搭讪陌生人的人:)


你知道吗?


我在学习期间,为了提高英语,曾在等公车或坐公车时主动找人聊天,当然是搜寻那些看上去比较友好的人。如果你也想提高你的英文流利度,那我强烈推荐这种做法哈。你可能会担心,如果一个人拒绝与我交谈,那岂不是很尴尬?当然不。大不了换一个人就是啦。反正大家本来就不认识 :)请记住,既然在异国,就要充分利用这里的资源啊~


▲ Mt. Lofty



Mt Lofty对我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因为背后传递的大大的爱。当我和朋友第一次去那里爬山时,发现错过了回家的末班公交车。于是非常担忧的我们,开始向来往的车辆各种疯狂挥手,希望能搭上便车。不久真的有一辆车停了下来,并将我们一个个安全送到家。最后我还与这两个陌生人成为了朋友。直到现在,他们仍然称我是“车里的女孩” :) 再次感谢安东尼和米歇尔!


你是否也有一些关于阿德莱德人的感触呢?如果你在这里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或者对这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和我分享哦⬇️

45 views0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