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qianaudiary

中澳差异之我见 (着陆阿德首月初印象)(生活篇🚌)



交通


按下按钮,开启谈话模式,靠左靠左靠左



• 魔术按钮

我从没想过在这边,要想过马路,你必须得先摁按钮。如果中国也实行这个,我猜司机应该会疯掉吧,哈哈。

• 一直靠左

在阿德,无论你是开车,步行,爬楼梯或站在自动扶梯上,都要一律靠左(正好与中国相反)。所以,在我来这边的头几个月,有一个重复多次的经典对话: “你要干什么?”我的朋友看着我,眼里充满困惑。 “啊,不好意思。”我才意识到,我,再一次,华丽丽的,走错了边。

• 更安静的道路

走在路上,你会发现这儿明显比国内安静很多。一个主要原因是,在澳洲,随意按喇叭是一种非法行为。

• 公共交通

与中国类似,在这边下车前乘客需要先按停车钮。但这里没有每站站牌的广播通知,所以对于刚来这边的国际友人就有点不便了。为了不坐过站,我需要随时检查GPS或者充满诗意得望向窗外:),以清楚我的当前位置。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我们应该尽量关注光明面。那就是,它给乘客提供了一个相对安静的车内环境。


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公交车上友好的人际互动(不过这在澳州其它更大点的城市并不常见)。上车时,你可以听到乘客和司机之间的相互问候,例如:“嗨,你好吗?”而下车前,谈话则变为: “谢谢!” “再见,祝你有个美好的一天!”司机的回应。 倩视角:我喜欢这种简单的谈话,因为这让大家都很开心。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这种习惯最初开始于穿梭山区的公交车。由于是长途而且是山路,所以人们喜欢互相给彼此打气。

小贴士:


1. 推荐下载MetroMate应用。它有一个实时提示,可以告诉你你的公车距离此站还需多久。


2. 尽量在来之前就在国内考到驾照 这边的公交路线并不是全覆盖。因此,如果你想探索一些偏远地区,拥有一辆车可以让你的生活更轻松。而在这边要想获得全驾照(Full Licence)则比中国久得多。

城市氛围


干净,多元文化,绿意,放松,静谧的夜 • 干净 走在街上,到处都整洁而明净。当地人习惯将包直接放在地上或席地而坐,非常的随性:)。中国的地面目前还没有干净到这种程度,但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会实现。 •低楼层和多元文化建筑 阿德没有特别多的高楼大厦。因此,这也让这座城市增添了几许平易近人的味道。而且你会发现这边古老的建筑很多。他们每年还有一个历史节(为期一个月)。人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展览,参观团,讲座或研讨会来探索这座城市的老时光。所以,这边的遗产和特色都被保护的很好。对于建成还不到200年的城市而言,实属难得。 走在这些古老的街道上,我有一种落地的感觉,很踏实。又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觉得可以与前人对话,呼吸历史天空下的空气。这边的另一大特色是它的多元文化。也就是说,每座房子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单纯的欣赏它们,就能让我迷失于它们的独特魅力中而忘却了时间的存在。我可以就这样,静静地欣赏着,情不自禁的按下快门,拍下一张张照片,然后迫不及待的与中国的亲朋好友们分享这些美好。我甚至把它融入到了我的日常作息中:每天晚饭后,就匆匆开启我的街坊四周散步探索之旅。 •绿意 整座城被绿意环绕。有一个画面至今停留在我心中的一个柔软的角落。我与阿德,是在夏天相逢的。还记得那个暖暖的午后,在Magill校区,学生们坐在草坪上,聊天,看书,笑意融融。还有些人则微笑着穿过草坪,绽放着青春的蓬勃朝气。那片时光静好所带来的祥和与安宁让我久久难忘。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惊讶,中国的草坪是只可远观的,可是这边人们竟然可以肆意‘践踏’草坪?没错。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的草坪并没有类似于外国的功能性。例如,办草坪婚礼或野餐并不常见。其次是国情。人口大国面临的一个潜在问题就是开放给公众后草坪的损害率。而管理草坪的园林部门当前还没有充足的资金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中国,草坪外围的标语就显得十分普遍了。其中我很喜欢的一条是:请勿踏我,我正成长。 •放松惬意的阿德人 与居住在北京或上海的人相比,这边的路人看起来更轻松,步伐也相对会慢很多。因为,对于当地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比享受生活更重要的了。例如,我大学里的教职人员通常都准点下班。此外,夜晚的街上非常的安静。这不禁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会这样呢?感谢我的好朋友们给我答疑解惑:)。 主要原因同样是两个。比起参加同事间的社交活动(这在中国非常普遍),当地人更愿意放松自我或与家人共度时光。另一个原因是,如果有聚会,他们更喜欢将大家邀请到自己的温暖小窝而不是去到公共场所。 倩视角:我更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因为对我而言,工作和生活的和谐很重要,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但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你只要知道什么对你来说更重要就好。 重要提醒 这边靠近南极,臭氧层空洞使得这里的紫外线异常强烈。所以,请记得每天都要涂防晒霜哦。 这一点,我是通过自己的惨痛经历才学到的。来澳之前,人们总是称赞我皮肤特别白。但是当我阔别两年后回到家中,就再也没有人提及我的肤色了。我很伤心,但是澳洲的朋友却十分不解,原因何在?

这又是一处有意思的文化差异。在中国或大多数亚洲国家,白皮肤是众多女生都梦寐以求的,所以美白产品非常的流行。究其原因,与社会地位相关。在以农业占主导的中国古代,参与劳作的人(比如农民或手艺人),往往都皮肤黝黑。因为他们长期在外,日晒雨淋。因此,当今中国,很多人会羡慕办公室白领。另一个原因则是从审美角度,白皙的皮肤让亚洲女性的面部特征可以更加突出。 然而,在西方国家,却恰恰相反。拥有阳光亲吻的小麦色是他们的目标。这样的肤色同样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它表明你有时间和金钱去豪华的岛屿享受阳光。如今,它更是成为了一种健康的标志。深肤色表明你经常做户外运动,是健身达人。 因此,在阿德,你很少能看在夏天打伞的路人。记得有一次,我教中文的一个学生,当看到​​我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打伞时,他特别的讶异,开玩笑的说:“哦,下雨了吗?” 倩视角: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拥抱并爱上那个最本真的自己,而不是为自己的肤色深浅而忧愁。只有保持健康才值得被时刻谨记。 意外的惊喜 - 卫生纸 终于,我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卫生纸了,因为这边所有的公共卫生间都有提供。而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政府为了防止资源滥用,大多数的公共洗手间都不提供厕纸。

1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Post: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