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qianaudiary

你应该知道的澳式英语神秘三原色(如果你是留学生或新移民)

Updated: Sep 6, 2020



英语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国际学生/新移民初来澳洲时需要奋力跨越的一道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澳式英语你应该知道的神秘三原色:音调,俚语和缩写。


音调(尾音上扬)


这是特别容易察觉的一点。这边的很多人在说英语时习惯在句尾将语调上扬,所以听起来就好像在问问题一样(类似于中文的二声升调)。这对于初来乍到的国际学生而言,一开始真得很不习惯,从没接触过啊。但随着时间流逝,也就慢慢适应。多与当地人互动,多听他们说,绝对是打倒此怪的不二法宝。


那我们要去模仿吗?


这个我就觉得没什么必要啦,至少在面试时不要。原因何在?研究表明,这会让潜在的雇主认为,面试者对自己所说的内容没有足够的信心,他们潜意识里想试图寻求他人的认可。


那么澳洲人在单词发音方面有什么不同吗?这要因人而异。有些听起来很接近英式发音(比如很多南澳阿德莱德人),而有些则远非如此,充满乡土气息。更多信息,可查询以下链接:


俚语


来澳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澳大利亚其实以其丰富多样的俚语闻名世界。这也让刚初来乍到的我手足无措,俚语完全零基础啊。于是乎,特别自卑而沮丧。但后来,却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它!因为很多俚语其实很好的反映了澳洲当地的人文,趣味性十足。

仍记得在初来的几周,我对以下短语完全混为一谈:


  • “What are you up to?”

  • “How are you doing?”

  • “How are you going?”

  • “How is it going?” (or How’s it goin?”)


花了很长时间我才总算弄清楚了它们的含义。

“What are you up to?”和 “What are you doing?”意思接近

其余的则类似于“How are you?”而且,我学到了,原来除了回答“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是我在中国学英语时被告知的标准回答)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回复项(例如, “I am great.”或者“I am quite busy”)。


那么在当地最受欢迎的俚语是?

“No worries”当之无愧,它也被称为是澳大利亚国宝级座右铭。


它的意思是“不用担心”或“没关系”。也可用作“不客气”。

它也是我的大爱。如此复合型人才实属难得啊。而且它还准确折射出澳洲人的性格:放松,友善并带一点乐观气息。这让我不禁联想到前段时间在国内流行的一句话:“除了生与死,其他的都是小事儿”。


当地人非常看重享受生活。因此,当我告诉我的一个当地朋友最近遇到了一个为目标超级努力奋斗,连休息都很少的人,她的回答让我多少有些惊讶:

“他是不是有亚洲背景?因为我身边还没有出现过像他那样的朋友。”

她猜测正确。不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澳大利亚人都一样。


那么,你属于哪一类呢?我发现如果我对某件事特别热爱,我也会很容易忘记时间的存在。但我也赞同,我们应该适时给身心放个假,不应忽略生活其他的美好方面。不过,有时保持这种平衡并不简单,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拥有一生的机会去学习:)


那么,这边有高频词吗?

当然,“Mate”绝对是高频之一。它指朋友,不过主要用于男性朋友之间。这个词也从侧面反映了澳洲文化。当英国殖民者刚踏上澳洲大陆时,自然环境特别恶劣,因此定居者不得不相依为命。一战期间,这个词开始盛行。因此,“Mate”也体现出了人们相互尊重并无条件扶持彼此的浓浓人间烟火气。


那么澳大利亚人为什么能够创造出如此独具特色的俚语呢?

一部分原因是它的文化大融合,比如引进各种土著民单词。另一部分原因则与早期的定居者密切相关。他们大多来自极具语言特色的的地方,例如苏格兰,爱尔兰和伦敦东部。他们在语言组成或选择方面有着充分的自由度,并喜欢给当地事物起昵称。(在这里谢谢你们的贡献啦!)我喜欢这种俏皮感,因为它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不过有时它也是我们留学生涯中出现的一个个啼笑皆非故事的导火索:)


讲故事时间


我的第一个当地朋友邀请我在下午六点半去她家喝茶(for tea)。我有点纳闷,为什么会选这个时间?这不应该是晚餐时间吗?所以我只得早早在家中吃好晚饭。但是,当到她家时,她直接就把我带到了餐桌旁,兴奋又捎带些许紧张地说:“我希望你喜欢我今天做的披萨。”我这才意识到,不是吧,原来这边茶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晚餐。为什么没有人提早告诉过我这个呢?欲哭无泪有木有?


我朋友的故事比我的更尴尬。同样也是一个晚餐邀请。但她被告知还要带一个盘子(bring a plate)。她感到十分困惑,“嗯,难不成是因为她邀请了太多客人,以至于她没有足够的盘子了?不管啦,她叫我带我就带吧。”于是当她带着她的光盘出现在她朋友的家门口时,她的朋友先是愣了几秒,然后大笑起来。原来,“带盘子”在澳洲的正解是“带一道菜来分享”。


除此之外,我还总结了一些在南澳常用的俚语


  • Ta/cheers: 谢谢

  • Good on ya: 干得漂亮

  • She'll be right: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Reckon: 认为

  • Heaps/Bloody: 很多

  • Full-on: 高强度

  • Flat out: 非常忙

  • Thongs: 人字拖

  • Ta /Cheers:谢谢


更多信息,请查看:


缩写


当地人喜欢缩短几乎所有的单词。他们通常把长单词拦腰截断, 然后接上“o”或“ie”,听起来更自然、活泼而随意。有人说,在所有英语国家中,澳大利亚人的缩写词是最多的,大约有5,000多个可供选择。


但最初我是抱怨的:“为什么这里的人们这么懒?”因为很多时候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需要特别去上网或向对方询问其含义。但一段时间过后,我便开始喜欢它们。不可否认,简短的词的确更方便说,有些发音还特别可爱;)。而且,我发现它们与当地人的个性也十分匹配:随意,友好,轻松。


以下我总结了十大南澳高频词,让大家感受下气氛:


  • Aussie: Australian

  • Ya: You

  • G’day: Good day

  • Arvo: Afternoon

  • Uni: University

  • Barbie: BBQ

  • Veggi: Vegetable

  • Brekky: Breakfast


我最喜欢的两个词 (超爱它们的发音):

  • Sunnies: Sunglasses

  • Comfy: Comfortable


当然,人们也会缩短姓名。

例如,Alex是Alexander或Alexandra的缩写,Joe是Joseph的缩写,而Tim则是Timothy的简称。我的英文名字最初是Cathy,我想着,这个已经很短了,应该不会有更短版本了吧。但我错了,它是,Cath。


有关缩写的更多信息,请查看以下链接:


分享时间到 - 学习澳式英语之倩贴士


1. 多准备

来澳前,你可以做一些功课(看视频或听音频),提前熟悉一下澳式发音和俚语。


2. 脸皮厚一点,问问问

这里我接触到的大多数当地人都很友善。他们知道我们来自其它国家,所以当你不知道单词的意思时,大胆去问,他们通常会很乐意为你解释其含义。他们甚至还很钦佩并羡慕我们可以说至少两门语言的事实(因为这边大部分人只会说英文)。因此,不要看轻自己,放松并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吧 ;)


3. 在聊天时被问到“听懂了吗?(Does it make sense?)”或“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Do you understand what I mean?)”

他们只是真心想知道你是否听懂了。因为在这里,让听者理解发言者的信息是说话人的主要职责。因此,听到提问不要过于敏感的以为他人在质疑你的智商。同时,尝试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例如让别人知道你在聆听(你可以通过眼神交流,点头,微笑并说“是”或“嗯”),或在不确定时通过提问及时确定你的理解是否正确。


想知道更多关于如何成为一个积极倾听者?可查看以下链接:


在这里,我要说我们的老祖先对于如何倾听的解析也充满了智慧。这可以在我们的繁体字中“聽”看到。仔细观察这个字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需要将说话者视为国王,充满敬畏,并让你的耳,眼和心全方位出洞,一心一意。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澳式英语的一点小小总结啦。那么你是如何看待澳式英语的呢?如果我错过了任何重要信息,请记得一定要告诉我哦。


55 views0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