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开心终于又用回我的中文名(下)
- qianaudiary
- Oct 18, 2020
- 3 min read
上一期啊,我们聊到了我终于听从内心,鼓起勇气重新用回了我的中文名。可让我没想到的是,大部分的歪果仁原来是十分认同我的中文名的,我还因此收获了一系列的暖心瞬间。拿出你的小板凳,听故事时间到啦~
那是我入驻新单位的第一天。在正式自我介绍前,我的帅哥新同事Denison看我走过来就立刻热情的跟我打招呼:“早上好,Qian。”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完美的发音,哇!后来,他才向我坦白,原来整个团队为了能正确叫出我的中文名,特意组团现学我名字的正确发音。好有心,感动!
接下来就是我与老师们之间的相互介绍。其中,有一位老师Shameni表现卓越,一举赢得我的芳心。
“你叫什么名字?”
“Xueqian,你叫我Qian就好,你叫它应该更容易。”
“没事儿,我想叫你的全名,因为它是你文化的一部分啊,我应该尊重。”
“哇,谢谢。但Xueqian的发音真的很难哦,你确定?”
“嗯。别担心。我很愿意每次见你时都练习。只要你不介意提醒我就好。”她的眼神特别真挚。
她也真的是说到做到。如今叫起我的名字,那是一个流利。我不禁感叹,当我们下决心去做一件事,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去实现它吧。
不过,这也让我的好奇心萌发,其他人针对这个问题究竟怎么看呢?不妨让我在社交媒体上发问一下吧:
“你认为中国留学生在出国留学时究竟该不该使用英文名呢?”
让我超级开心的是,得到的回复竟如此一致:不要,请继续沿用你们的中文名吧。理由有:“它更加独特而有趣”,或“它让对话更加私人化而且更真诚”。还有一些人和Shameni一样,觉得文化就应当被尊重。当然,也有些人很诚实,比如一位老师就说:“每次叫我学生的英文名,我都特别不好意思。但有些中文名对我而言真的是很难发音并记住它们。我的大脑不够用啊。”
看到这些留言让我顿时充满能量。于是,我渐渐开始向周围的朋友们讲述关于我们中文名背后的文化。我发现,他们也都超级爱听。
例如,我们的名字顺序和西方正好相反,他们是姓在后,名在前。原因何在呢?中国更偏集体主义,家庭利益比个人要重要得多。因此,直到现在,一些家庭依然倾向生男孩,因为可以传宗接代。不过,情况开始慢慢转变了,一些孩子开始随母姓,我很开心。

所以,最后的最后,我想对即将要来这边留学的小伙伴们说:
跟随你们的内心,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吧,千万不要让权啊。
如果你们喜欢自己的中文名,那就请骄傲地继续使用它。在海外用英文名绝对不是必须项。不要因为某些人的懒惰而就此屈服。挑战让生活更有趣,不是吗?
而且,中文名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身份,让我们与众不同。这也是一个让其他人了解我们的文化,接受并尊重文化差异的绝佳时机。甚至,它还能成为超赞的破冰攻略呢!
不过,鲜花路上也总会有荆棘。为将来可能遇到的潜在困难做好心理准备当然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说:
多一点耐心。由于文化差异,歪果仁可能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记住你的名字。所以,如果你的中文名过长或发音太难,就不妨尝试先向一休哥学习学习,仔细想想有没有哪些英文词的拼读和你的名字发音相似呢?还有啊,不要忘了,简化姓名可是澳洲文化的一部分哦。
另外,做人不要太挑剔 :)我们的发音系统和音调与拉丁系统大不相同。如果人们不能百分百正确叫出你的名字,千万不要觉得被冒犯了。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和鼓励吧。想想,人们愿意尝试叫你的中文名就是一件很值得称赞的事儿啦,这表明他们尊重我们的文化啊,心意和态度总是高于行动本身。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想用英文名,那当然也可以咯,开心的用起来吧。

Opmerkingen